欢迎来到天津市滨海新区祥羽孤独症康复中心 联系我们|留言板
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在天津自闭症都有哪些分类
- 2021-10-29-

真性天津自闭症(器质性孤独症)是患者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大脑思维缺乏,思维功能丧失或严重缺失。其面相与常人无异,但其先天缺失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总结、归纳、分析、判断等,终生智力低下。

假性型孤独症(功能性孤独症)是指儿童大脑思维区没有器质性病变,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但其智力缺失是由于后天某项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虚假孤独症和真性孤独症有本质上的区别。

真性孤独症的形成原因:真性孤独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根据演算所得的人类真性孤独症比例应该接近十五万分之一,推算中国每年真性孤独症患儿应该不超过120个,而美国每年出生的人则不到36个。真的孤独症属于罕见病。尚未找到有效的康复办法。

假性孤独症的形成原因:假性孤独症是由多种能力因素影响人类学习能力的不均衡发展造成的。若把所有人类能力的分布都视为正态分布,则假孤独症儿童可能的多项能力均处于极值点,即某项能力极弱或某项能力过强,致使儿童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思考能力,导致终身智力缺陷,表现出真性孤独症的特征。举例来说,在患有特别胆量小行为的孤独症儿童中,大多数孩子都有较强的早期大脑视觉记忆发展,视觉记忆很难忘记,这就导致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对环境更加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更强,因此不敢与身边不熟悉的人对视,失去了对身边事物观察、模仿的机会,从而失去了学习具体知识的机会。

根据临床诊断,我国孤独症的发病率在2‰~3‰之间,真性孤独症所占比例不到0.2%,假性孤独症占99.8%以上。假性型孤独症可分为六类:70%的胆量特别小,兴奋度高30%,阿斯伯格综合征15%,语言能力差30%,观察和感知能力差10%,脑发育迟缓6%,不明原因的5%,部分儿童有两项以上问题。

1、兴奋度过高型儿童

激动期过高的儿童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其原因在于自我控制能力很难超过大脑的兴奋度。高兴奋的孤独症儿童成年后 EEG背景波多为β波,经过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这类孤独症患儿的其他成员一般都不存在这些问题,同样,他们的孩子们在 EEG测试中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症状,因此这种症状不会遗传。在平静状态下,90%~94%正常人的 EEG背景波为α波,另有5%~10%的背景波为α波, EEG背景波为β波, EEG背景波为β波,而 EEG背景波是比常人旺盛,但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常人无异样。

高兴奋的孤独症儿童由于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在生活中表现为:睡眠时间短、精力旺盛、入睡困难、注意力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由于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弱。

二、儿童脑发育迟缓

儿童大脑发育迟缓,导致注意力集中,自我控制能力难以提升,在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中占6%,这类儿童普遍存在兴奋度低的情况。这些孩子占到同龄人的万分之一。

三、胆道小婴儿

胆囊较小的儿童往往具有过强的视觉记忆能力,对环境敏感,自我控制能力低于恐惧。这类儿童占同年龄儿童的千分之三,占确诊患有孤独症的70%,是假性孤独症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儿童因胆子特别小,加之本能地过度保护自己,往往会过度焦虑、排斥他人,表现为不敢对视、没有观察周围环境的意识、不敢面对现实、时刻逃避。

四、儿童语言天赋极差的儿童

这类儿童语言天赋极弱,常常是由听觉能力严重落后引起的。这类儿童占被诊断出的孤独症儿童的30%,占同龄人的千分之一,而实际的比例可能更高。这类儿童的症状通常不是由单一的先天原因引起,也可能有很多原因。

五、知觉能力极弱儿童

这类儿童,往往对环境感知能力的弱发育严重滞后。儿童在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中占10%,在正常儿童中的1/2到1。

六、阿斯伯格症候群

在被证实的孤独症儿童中,有30%被证实为自控能力发展的假性孤独症儿童中有30%存在,在同龄儿童中为万分之三。阿斯伯格综合症其实是一种系统比较庞大的疾病,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亚斯伯格症候群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基因突变的产物,这种进化不完全。

孤独症的概念目前在国际上被公认为定位在医学范畴,主要依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长期的统计分析和系统研究。因而,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概念往往过于笼统、把握过宽、精度不够,虽然对医学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做到个体化鉴别,因而不适合介入训练治疗。